【生活記事】IOTA主網上線及跑會~07/07

時光飛逝兩三個月又能紀錄人生,不僅是整理照片日記更重要的是整體紀錄反思,這是我非常珍惜和重視的過程;言歸正傳IOTA 主網終於是準時上線,不過各種基礎設施和生態系項目都需要時間(SOON;我紀錄各種幣圈會議與大家分享,就是想讓大家知道這產也其實很正常(外人看起來可能有點神秘LOL市場現在很平淡沒有什麼波瀾,所以我就是持續認真與社群溝通和建設生態系(除了正文中提到的工作外,這三個月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體驗就是參加新加坡Tall ship遊船晚宴,所以選用為首圖

工作紀錄

IOTA主網上線與生態系:除了於五月順利上線新主網平順無問題外,IOTA 也成功啟動了Swirl LST專案並開啟激勵,至少讓持幣者可以先流動性質押(當然這就是種自己挖自己的過程);Pools DEX 和Virtuals CDP 作爲核心DeFi 協議都已經在主網亮相、點數制度的基礎建設Liquidlink 和比特幣橋Echo 也將緊隨其後,希望這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生態系能夠先轉起來,讓IOTA 持幣者能體驗應用、賺取收益和積分.(SUI 的Cetus Hack 讓IOTA 項目都更加重視審計、哪怕因此延遲上線也是可以接受的),至於重頭戲的Layerzero 和RWA/貿易金融產品落地,都得要等到第三四季以後,這種事情總是Soon.

IOTA 馬來西亞活動:由於IOTA 今年上任的生態系負責人Jina擁有深厚馬來西亞淵源,IOTA 便拿下了馬來西亞區塊鏈週(MYBW)冠名贊助商,希望能建立IOTA 馬來西亞社群.過去幾年的時間裡馬來西亞開發者孵化了諸如Jup Virtuals 等等頂級協議,個人認為Solana 能夠讓包含星馬的社群歸心是其崛起的重要理由,所以我非常支持這樣的贊助;在吉隆坡馬來西亞區塊鏈週跑媒體發佈會和大學路演則是沒有什麼特別方向,我就是認真幣圈科普和推廣IOTA 黃金精神(生活上則是我在新加坡住久了,每次出差吉隆坡都會感受到 same same but different ,語言使用、建築和招牌設計細節、交通和衛生設施也不同等等)

IOTA 西班牙公司年會:雖說是在Alicante 舉辦年會,此地給我的感覺更像是沙丘而不是沿海的西班牙,植被遠比我想像稀少,不過人潮比預期多,卡丁車團康還是飯店旁邊的遊樂遠都是有人流(卡丁車真是敢飆的瘦子會得冠軍);但是五月就溫差極大,下午還算暖、晚上就直接冷得半死(歐洲飯店沒有牙刷等盥洗用品令人無奈,食物每天都是鮮魚、那個西餐我每天吃再怎麼美味我都無法連吃一週…).不論如何,Dom 的IOTA十年歷史回顧讓人看得跌宕起伏,覺得我們終於苦盡甘來,其號召感染能力確實是很強,今年也是從徬徨邁向肯定的氛圍;Luca 的技術回顧也說明我們到底做出了哪些努力讓主網上線並且持續精進;最具體的是Jens 談TWIN 過於讓人心神激盪,IOTA 確實是透過跨國組織來成為標準、邁向世界,希望確實可以在2032年成為30國貿易物流標準了

IOTA 杜拜Toke2049週:今年的杜拜Token2049 週非常正常,沒有戰爭疑雲也沒有大洪水暴雨,就是日常塞在車陣中與豐富的各種活動,不同side event 選擇充實也越來越重視分流分眾.IOTA 身為新晉的POS 網路,自然就是去Staking summit 認識節點商和拜碼頭,更何況免費獲得的贊助名額沒有不去之理(去活動就是得拍照,這屬於BD 的工作證明LOL);此外就是著重點參加RWA L2 Plume 的活動以及優質台灣SUI團隊的Scallop side event,畢竟IOTA 現在就是專注於RWA 的MOVE VM,兩邊跑活動就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不論是認識新朋友還是和老朋友敘舊,就是得四處奔波(我是蠻開心的lol

當然對於IOTA 來說,我們主辦的早餐會才是安排合作夥伴來深度溝通的場合(不僅僅是打招呼交換聯繫方式),節點商、交易所、加速器、OTC 中間人、遊戲開發商、馬來西亞區塊鏈週主辦方等等,真的是優秀的場地和食物,這種早上到中午的小型聚會(低於100人)遠比晚上讓人吃喝吵得半死的活動更能交流

Binance clubhouse:IOTA 一直都非常重視與幣安的合作機會,所以我們從去年開始就有贊助Binance Clubhouse、Binance Blockchain week、Binance KOL Campus 等等活動,今年也就照舊在Token2049期間在Binance Clubhouse擺攤.首先是這次幣安辦活動更有經驗了,遊戲區和攤位區分離、也和演講區分離,整體動線有動線和燈光設計等比去年好,而且整個活動都在室內不虛害怕陽光、連食物品質都有所精進,BD 工作證明就是跟人聊天、發紀念品小背包、和與幣安CEO合照等等.比較特別的體驗就是參與幣安一姐何一的閉門晚宴,感謝幣安Chloe 邀請,讓我也能夠感受到一姐非常實事求是地聊聽和回應KOL、並且還分享了自己生活中的小故事(有種言出法隨/言靈的神奇能力,大家也因此請求一姐給大家的T shirt 贈品簽名並寫上祝福),此外,能夠因此線下見到子時、三盤盤主和嗯哼等華語KOL實在是真不容易

SUI Basecamp :身為MOVE VM 後輩,IOTA 基金會當然是有包含我在內的不少人去學習體驗認識人,SUI 社群的熱情團結總是能輕易感受到(尤其是不少學生開發者),而大型Keynote、小型產品發表都是讓人印象深刻;前者如遊戲機和遊戲穩定幣是有趣的發展方向、後者如發卡消費等等.SUI Basecamp的生態系攤位相較於去年新加坡時已經有了可觀的成長,整體氛圍信仰充足,大概兩三年內有機會與Solana Breakpoint 比肩,本次活動主要是沒有大袋子真的很不方便(拿點各種贈品後發現這活動就是沒有給袋子

題外話,我發現自己比較神奇對於四小時的時差相當難調整,既不像是一小時的泰國、日本時差可以消彌於無形;也不像是前往歐洲或美國那種六小時以上時差、加上長途飛機十六小時讓人生理時鐘大亂,隔天就校準成功.我的杜拜時差就是一直卡在整週,直到離開杜拜都沒有適應;下飛機返星時順利地搭計程車返家,新加坡的高效率和乾淨與安全真是舒適和習慣,也不驚訝於人民行動黨當天選舉開票的優秀表現.

IOTA 新加坡黑客松活動:IOTA 亞太黑客松就是會有IOTA特色風味,首先是有來自德國、印度、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的團隊,就是沒有來自中文社群之開發者,這跟許多公鏈的新加坡亞太黑客松風格非常不同;其次,確實有不少Digital TWIN 和機器人相關的團隊參與(甚至最後在黑客松得獎),沒有什麼GameFi、Meme 或是AI (是有DeFAI),可以說反應了IOTA 之物聯網、真實世界應用的早年歷史積累.當然除了下午的黑客松活動外,也非常重要的就是side event 聚餐,把大空翼、Echo BTC protocol 還有各路Marekting agent、造市商、MPC 錢包、交易所等等都找來和Dom 談談,線下是如此虛擬產業極為重視的互動方式,見面三分情就是如此(感謝XT 交易所終於支持原生的IOTA 存提了).

生活紀錄

幣圈簽帳卡:今年幣圈比較沒有新穎的題目,仍舊是圍繞著穩定幣和RWA打轉:除了生息穩定幣外,另外一大熱門賽道就是發卡,在幣圈支付邁向主流之前,先用加密貨幣簽帳卡解決出金問題.我個人除了老牌的Cryptocom 卡(用於貴賓室)之外,現在日常都是用Bybit Card 進行線上消費和Based Card 進行線下消費(能用SGD 無損入金來Apple Pay),其餘卡片都是申請、KYC、體驗後就封存,畢竟卡片功能費率大同小異(然後我Solayer Card KYC 卡爛,實在是無奈;Infini Card 使用沒多久項目方就收掉…),Bybit Card 每月消費500USD 後可以蹭免費的Netflix、ChatGPT 等等實在是不錯.

ROAM ESIM:除了消費外,跨國旅遊出差最需要的就是網路流量,今年開始我就換成了Solana 上的DePin 項目ROAM ESIM,全球統一流量確實是方便,哪怕不是買閉鎖倉獲得免費流量、或是打卡白嫖流量,即使是正常刷卡買流量都是相當流暢的網路使用體驗,算是屬於能夠破圈的應用推薦

楓之谷宇宙:看到NEXON 正式推出楓之谷的鏈遊,我被推坑後全力就投入想體會過去的光輝燦爛琥珀色回憶,當初國小到國中時期的點點滴滴回憶上心頭,不論是組隊任務、坐牢打怪算升等效率、工會聊天、自由市場買賣(還有痛苦的忍耐任務),那上千個小時的MMORPG 經驗構成了我的人生(也是我日後會熱愛刀劍神域之部分理由);總而言之以前要打一兩年得三轉現在只要一兩周就能做到了,遊戲再簡化難度的同時仍舊有劇情推進和各種體驗,讓我覺得是優化後的原汁原味,著實是再度體驗開心遊玩楓之谷,遊戲幣和角色印成NFT 的部分都是錦上添花、且並未破壞遊戲體驗.

柔佛特殊主義:自從Deep Research 現世之後,總是可以提問生成出一些有趣的報告;其中我是在比較阿聯酋和馬來西亞憲制和君主實權等細節時發現的:馬來西亞柔佛州蘇丹擁有獨立的柔佛皇家軍隊、在馬來西亞歷史上有是最早有成文憲法,屬於擁有特殊地位的特殊存在;雖然不至於代表有辦法直接掀起分離主義,不過在新加坡柔佛地鐵即將竣工於2026 年的背景下、加上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的推進,我相信柔佛特殊主義不僅於法理上可能也會於現實中愈發強烈.

天空的孩子:佛諾文奇銀河界區三部曲最終章,這整個故事結構確實是把許多伏筆收回來,可惜除了熱帶共生體之外這次設定細節沒有太讓人驚訝之處,其也就是複合式智慧生命能有超過一組展開方式;不過人類新世代在抵達爪族世界十年內就創造出一套(完全不同於我們上帝視角的)陰謀論世界觀確實是有趣,或許這就是人性.閱讀偉大的科幻作品總是讓我想起以下這段話「科幻小說可能在哲學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簡單的,在美學上是有些主觀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觸及了人類集體夢想的神經中樞,解放出我們人類這具機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