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wei1995

【閱讀筆記】人類憑什麼:能量史學的框架

最近看完「人類憑什麼」一書後覺得是優質作品,尤其是讓我產生了不少延伸思考,所以決定寫成偏短網誌記錄並且公開分享.作者Ian Morris 當初的「西方憑什麼」就是讓我印象深刻作品,他行文總是有很強的、類似心理史學的風味,這種追求框架解釋的方向和和「人類大歷史」的Harari相當不同.(「西方憑什麼」可以說是文明在邊界條件限制下演化、同時也改變邊界條件的東西方對比),如果大家覺得有所收穫的話歡迎留言、分享、讚賞.

Continue reading…

【生活記事】畢業典禮與IOTA 工作開始~9/30

認真寫日記就像是將心智快照成成為珍珠,然後透過回顧日記寫成網誌將珍珠串成項鍊,這是我生活中具有儀式重要的一環,這紀錄失活的寫作是我回顧反思人生的過程,也希望自己能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成長.我開始工作之後實在是忙忙忙(尤其是在瘋狂的crypto產業),要抽空書寫文字也實在是更不容易了,衷心感謝大家的閱讀反饋與等待(如果有的話),我自己都很驚訝居然隔了四個月才有空整理出這篇記事.

Continue reading…

【物理思考】讀書心得、新物理、GPT理解能力

拿到物理學博士並且開始在IOTA 工作後,對於物理學進展的關注時間下降不少,這絕對不代表我喪失對物理的興趣或是認為物理學不有趣,我仍舊受物理訓練、震懾於物理之美的物理學徒,所以這邊網誌就讓我來分享一下自己最近讀的物理科普書讀書心得、新物理的展望、以及測試GPT 理解能力所帶出來的有趣物理小知識等,歡迎大家回應、拍手與分享了:)

Continue reading…

【公開聲明】IOTA 亞洲生態系負責人

自2017年以來,我對IOTA的熱愛和研究一直保持不變。在完成博士學位後,我的唯一目標是找到一種方法全職支持IOTA。加入Tangle Ecosystem Association(TEA)並支持IOTA基金會對我來說是種深入靈魂的感動經歷,就像是宗教的呼喚。對於這個擁有古老歷史根植歐洲的項目,我認為我的角色和使命是將IOTA的高標準嚴謹研究和精妙的設計帶給亞洲社區乃至全世界。

Continue reading…

【生活記事】博士畢業與幣圈走跳~5/28

過去這幾個月的時期實在是我自己的人生轉換期,說要悠閒放假是有、說要為了各種幣圈工作焦頭爛額也是有,一切都還是混沌不清/充滿可能的階段,不過我至少已經達成獲得了量子物理博士學位、並且減重了快10公斤這兩個目標.我衷心感謝讀者們得閱讀,各種反饋是我能每個月都能寫一篇文章的重要動力.即使創作方向不同,我會保持筆耕創作不停歇.

PS:我把網站加上了暗色模式,終於跟上潮流了

Continue reading…

關於加密貨幣之我思 2023

時至今日我物理博士班拿到學位準備轉行,趁著入職前有空決定該讓自己留下點思維切片(不敢說是長期主義,至少希望不是喧囂泡沫).加密貨幣產業是個瘋狂之地,不僅圈外人認為是詐騙和無用電子訊號,圈內人也很多自嘲是「上漲乃科技革命、下跌就資金盤騙局」,不知道或不認為crypto有可能改善人類生活(甚至通常是更糟).故我把自己長期樂觀的想法紀錄與分享,當然,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是創造未來,我不會等待未來自動發生而是全力投入,畢竟事在人為.希望本文能與讀者產生些思想上的火花,依照慣例歡迎留言、轉發、拍手讚賞和捐款.(本篇文章的封面是由Midjourney產生)

Continue reading…

【Shimmer 生態系】Tangleswap 白皮書解析

隨著ShimmerEVM(Shimmer L1 第一個L2)即將上線,IOTA 生態系終於開啟了新一輪的項目爆發期.最近生態系三大主要DEX 協議之一的TangleSwap 也公布了白皮書(另兩者是Tanglesea 和iotabee).在本篇文章中,我將帶領大家快速理解這28頁白皮書的內容,並強調他們在科技上和代幣經濟上的創新之處.

利益聲明:本篇文章絕非IOTA/Shimmer/Void代幣的投資建議(NFA),請自行研究(DYOR),歡迎分享留言、拍手、轉發.也歡迎到Telegram IOTA中文社群與社群與大家切磋.

Continue reading…

【生活記事】放鬆休息與返台思考~1/30

在寫本文時深感時光飛逝,最初開始寫此網誌是為了記錄自己PhD生活的所思所想,結果一晃眼博士生涯就已經進入尾聲,整個部落格也已經累積了超過120篇文章.過去五年自己可以說是白天做物理研究(讀物理論文)、晚上都是泡在幣圈中(讀文章和到處測試協議),這樣的經歷最終造就了今日的我.人生即將達成里程碑目標進入新階段時,真的是對過去的時光充滿惆悵.感謝大家至今的閱讀,雖然我的未來路徑仍未完全清晰,不過我會盡全力持續寫作分享.畢竟「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寫作使人精確」.依照慣例,歡迎留言分享、轉發讚賞、甚至捐款:)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