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詹雨安學弟在徵求高品質的學習資源,希望能夠節省大家爬文篩選資料的時間,我也花了點時間組織對自己頗有影響力的文章和工具,畢竟「找到有用工具」是僅次「決斷要找什麼什麼」第二困難的步驟,希望這個計劃可以讓大家看到各領域有趣的知識以及如何有效學習.由於不是所有朋友與讀者都會參與這次計畫,我決定寫篇網誌來分享自己關於跨雲端管理的工具和備份策略(當然還是希望大家可以一起貢獻這個高品質資源推薦計畫
Continue reading…
物理紀錄與思考
短評中國頒發墨子量子科學獎2018/2019
實驗原理介紹與生活記事~4/28
不知不覺又到月底了,自然又是寫網誌的時間(至少要維持不到一個月更新生活記事),一個月中最特別的是闔家搭星夢郵輪和住BaySand(感謝老爸make this happen again and again),別的不說至少照片拍起來漂亮,所以就在封面頁和大家分享這Garden by the bay 的美麗夜景
Continue reading…
量子演算法概述與無窮維度的量子機器學習
為了紀念自己通過博士資格考、並推廣科普幫助外界理解這個有趣的領域,於本篇文章我會分享自己對於量子演算法的理解、 然後著重於為何要用無窮維度系統做量子機器學習,我會盡可能用文字說明與類比、並且附上連結給大家參考.即使修過兩次研究所等級的量子資訊(用的是聖經本Nielsen and Chuang)和一次博士班進階量子演算法(Andrew Childs筆記),在動筆時我仍舊會停下來思考記憶是否準確、還跑去翻書和看筆記,所以這主題很難理解很正常、獲得些感覺就行了;另外,因為自己是物理出身、所以對於演算法的嚴謹性和複雜度分析只能說是略懂,請資訊科學界和數學出身的朋友體諒了:)
Continue reading…
物理譜系圖追尋:from Dzmitry to Einstein
學術界是個很小的圈子,也就是說即使人員組成和地理分佈都非常國際化、但是基本上大家都會互相認識,學術界的人基本上也相信「大師之後有大師」(不是說非師出名門就不可能有卓越貢獻,但是極端困難,尤其在實驗的領域老闆的核心技術和實驗方向基本上會決定學生的學術道路),認識一個人的時後最重要的就是他待過的實驗室和跟過的老闆,畢竟每個學校都各有所長、哪怕強如常春藤都不可能是樣樣冠軍(離子井實驗的歐洲聖地和美國聖地都是外行人沒有聽過的地方lol),那有沒有地方能夠讓人查詢自己和他人的家族譜系,來理解自己的江湖地位呢?(舉例而言對於找學術工作:推薦信要寄去老闆的同門師兄弟絕對比陌生人有用,除了認識外師出同門對於專業技術和實驗方向都會比較類似.)
Continue reading…
IOTA 節點架設教學:GCP 與iri-playbook
第一頁:架設VM、第二頁:架設IOTA Full Node
身為IOTA的愛好者,我認為表達支持的方式除了傳播基本概念、轉發新聞、Hold到底之外,可能的選項還有測試IOTA 生態系上面的各種專案(因為自己沒空當開發者至少能幫忙用用看),這次要來一步步的帶大家用Google Cloud Platform建立虛擬主機(VM)、設定防火牆、安裝一鍵下載的Fullnode 解決方案、並且透過監控軟體(Garfana/Peer Manager)確定節點有良好運作、並透過Field賺點錢:).至於使用GCP的原因是:因為之前嘗試用過學校的舊電腦走過整個流程,在最後的節點交換時被防火牆設定卡死,於是便決定重來一遍改走雲端架設,當然GCP提供每個人300美元的免費額度也很重要.架設節點的初心也是很單純:每個分散式帳本最怕的就是沒有人運行帳本,希望這個教學能夠讓大家節省時間、一起壯大IOTA社群!!
Continue reading…
雷射如何通過離子井的正中心?!
感覺非常長一段時間沒有寫記事了,這代表我的積累的故事持續增加,終於到了動筆慾望壓過懶病的階段.這次就特別來說說雷射是如何allgin的細節好了.原因是博後總非常驚訝修過古典光學和量子光學的人,居然能夠對具體問題有如此粗糙的認識.我認為除了自己大學都在碰理論相關的東西外,實驗的技術細節和理論細節用教導的難以讓人感覺他有什麼用,但是解決問題的時候那些脈絡就會自然浮現.所以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在離子井實驗室的一些有趣知識了.
Continue reading…
經濟學之前的政治秩序
勤奮是被征服者的美德,而勇敢是征服者的美德。~劉仲敬
【論文簡評】量子電腦與比特幣
關於網站圖示
雖說網站圖示都是一小格顯示在分頁旁邊(或分享的連結旁),彷彿沒什麼重要性.但我仍然選擇這張意義深遠的圖片,希望和網誌網址physics2045及網站名稱「凝視奇點的物理學徒」互相呼應.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