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紀錄與思考

【物理思考】讀書心得、新物理、GPT理解能力

拿到物理學博士並且開始在IOTA 工作後,對於物理學進展的關注時間下降不少,這絕對不代表我喪失對物理的興趣或是認為物理學不有趣,我仍舊受物理訓練、震懾於物理之美的物理學徒,所以這邊網誌就讓我來分享一下自己最近讀的物理科普書讀書心得、新物理的展望、以及測試GPT 理解能力所帶出來的有趣物理小知識等,歡迎大家回應、拍手與分享了:)

Continue reading…

【翻譯思考】ChatGPT 和聊天機器人的近未來史

2022年底Open AI 所開發的CharGPT,在12月後引起了智慧型聊天機器人的狂潮(下圖範例我就放收集到的Trump 談BTC),不過對於跨度更大的科技史發展而言這到底代表什麼,是更有趣和深刻的議題.我決定把2021年出刊的人類理性巔峰的論壇LESSWRONG(LW)相關文章「what-2026-looks-like」簡單翻譯節錄與大家分享,希望可以有提供更寬廣的視角理解我們將會面臨什麼,依照慣例歡迎留言、轉發、拍手讚賞和捐款.(本篇文章的封面是由Midjourney產生)

Continue reading…

【2022諾貝爾物理獎】量子糾纏與貝爾不等式

睽違十年,諾貝爾物理獎終於再度頒發給量子物理領域(當代物理四大領域分別是:天文宇宙、高能粒子加速器、凝態、量子),並且與2012年頒獎給「量子計算的實驗基礎」不同,本次2022諾貝爾獎是直接搬給對於「驗證量子糾纏違反貝爾不等式」的三位實驗物理學家.這個面向不是與大家常聽到的量子科技狂潮直接相關,而是更為古老的量子力學基石.我實在是非常欣慰諾貝爾物理學獎終於頒獎給量子糾纏,可以說這是1920年代量子力學基礎完備後,量子領域的基礎研究發展再度被肯定.在本篇文章中,我會和大家簡介量子物理發展、EPR論文、貝爾不等式、實驗漏洞的關閉等議題,希望大家都可以稍微更理解這深邃奧妙的量子物理.依照慣例歡迎留言、轉發、拍手讚賞和捐款

Continue reading…

【閱讀思考】如何成為未來學家

black and red typewriter

本文是我喜愛的部落格singularityweblog 格主Nikola之演講文章,雖然我不贊同他對未來學的所有觀點,不過其中有許多切入點我非常激賞,就算不認同的地方也會咀嚼反思,於是擷取翻譯加上個人註解與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大家獲得未來學家之心.當然正文開始之前一樣式歡迎分享、評論、轉發、讚賞:)

Continue reading…

【翻譯思考】量子冬天:為何量子泡沫對科學有害

ball black bubble colorful

我身為量子資訊的PhD(某個意義上是一線從業人員),對於整個產業的樂觀程度在2019年到2021年這兩三年間有相當的變化.這絕對不是說我認為量子計算不再有趣或是重要,我仍舊認為量子資訊會是人類社會整個世代等級的技術突破(需要登月/射月之力),資訊科學與物理科學的深度統一可能是21世紀上半葉最有趣的智力突破,能夠回答大哉問的同時也能增進人類生活品質.不過具體談論領域發展時,就要小心產業過熱產生泡沫、許諾的應用落地時間軸無法匹配冷酷工程現實的問題等.如果單純從外圍大眾傳播來判斷,可能會認為量子電腦從2015年Google 和NASA 購買D-Wave的量子機器開始後,經過了5-6年的精進已達到量子霸權里程碑,將逐步發展、成功脫離學術氣息、邁向商業應用,但是故事絕對不是如此.我這在篇文章將會順著Linkedin 優質好文的思路Quantum Computing Hype is Bad for Science】(作者是馬里蘭大學的教授),翻譯並加入我自己的觀察和看法. 希望大家會覺得有所收穫,歡迎留言分享、轉發讚賞:)

Continue reading…

【量子科普】從疊加態到量子詮釋

身為量子物理領域的PhD總是會遇到些量子相關有趣的言論,所以我想趁著有空梳理關於量子物理、量子力學詮釋等方向的議題,這樣大家就不會被各種似是而非甚至是完全胡扯的言論給搞到XD之後有機會再談量子計算等比較偏資訊的面向,先看這篇反應如何XD 歡迎分享、留言、轉發、拍手讚賞和捐款

Continue reading…

小記:製備無窮維度量子態

在Dzmitry 實驗室即將發表兩篇論文的時刻,我想透過這篇短文紀錄分享個有趣問題的思考和相關資訊.當初此問題讓我和兩個博後與老闆想了一陣子的時間(可能有幾週到幾個月,中間一直在忙別的實驗和理論),結果解開來之後就發現應該是個修過一門量子力學的大學生都能理解甚至推導的簡單思路.不過即使我這樣輕描淡寫,其實相應理論解答是1996年的PRL,所以製備任意量子態的技巧不是那麼地顯然.如果大家對於這樣的話題有興趣,歡迎回應、分享、讚賞和捐款:)

如何把基態無窮維量子系統變成任意量子態

Continue reading…

【閱讀心得】從0到1:壟斷與創新

本書為矽谷哲學家Peter Thiel 代表作品,內容優秀充滿洞見、絕對值得看兩遍以上(此為黑天鵝效應作者的讚賞,我認為毫不為過),我看完之後覺得非寫書評不可.書中所提到的非主流事實框架我非常認同,是對於個人、企業、社會、乃至人類文明都有所提升的作品,絕對不僅是給創業者或創投的作品,如果大家覺得有所收穫的話歡迎留言、分享、讚賞、捐款XD

Continue reading…

【費曼處理器】關於量子計算的思考

我在讀完全書之後與其昂揚的語調和恢宏思維共鳴,所以想寫篇短文記錄這本量子計算萌芽時期著作的金句與我的反思,畢竟就實際內容而言過去20多年來實在是有數不清的量子計算科普作品寫得比本書更清晰易懂、或是討論更新穎的實驗進展,所以本篇網誌我不會逐章討論所有貝爾不等式、GHZ實驗、量子遙傳、Shor algorithm的細節.

Continue reading…

【哲學桂冠獎】科學數據與理論下的「真理」是真理嗎?

本文是我當初第五屆臺大哲學桂冠獎的投稿(2015年自然科學組),最近整理硬碟時發現從來沒有分享過這篇科學哲學的文章,於是便決定稍加潤飾之後公開.雖然是五年前寫的文章,不過自己對於這個領域的框架和認識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改變,所以也不用重寫XD 我仍舊記得自己在18-20歲時努力統整自己的世界觀建立架構:科學哲學這樣(認識論相關)的議題也曾經思考不少,當然我後來更關注在奇點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作為深受否證論和演化論思想影響的人,可以說持有本文這樣立場會邁向實驗物理學領域非常正常LOL

PS:和科字相關的後來都在科學研究和科幻作品了[首圖台大新校徽]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