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快兩個月沒有更新生活技術和實驗室進展了,首先是年末耶誕假大家步調變得比較鬆散、能寫的事情比較少(除了回台開會的部分),其次是這段時間實驗基本上沒什麼進展,自從重疊兩隻薛丁格的貓之後便陷入了各種軟體糾錯和硬體維修的窘境,回顧日記還真的覺得難以下筆的心酸血淚.不過即使每天的進展都有線甚至沒有進展,也累積了不少故事值得寫下來了.如果大家喜歡覺得有趣的話就分享、回應、讚賞吧;)
物理
Overlap實驗進展與Jaren答辯成功~10/8
又到了更新生活近況的時候,本次也是累積了超過一個月才生出這篇生活記事統整,想說生活既然沒那麼有趣就累積多點東西好一次寫完,與其沒什麼內容硬要寫篇文章,不如把那些時間先去寫點別的東西(笑,只要有不停筆耕我相信這個部落格就會持續成長的:)
學術與實驗室
物理實驗的推進速度總是有限,(至少在原子分子光子這子領域)實驗一年能夠有篇好文章就不容易了,所以組上去年11月的實驗文章終於在今年八月底上了arxiv實在是讓人開心,希望最後真會到PRL.新實驗室方面我們完成了swap test overlap measurement(之前談我有這實驗的網誌) ,彌補了之前系統無法執行完整SWAP的遺憾:簡單來說之前的SWAP附帶著個多餘的phase,我們現必須用另外的步驟把他給抵消.這兩個月實驗過程中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艱辛和非常智障的錯誤.
論Google 量子霸權實驗(Quantum Supermacy)
從SWAP Test 漫談量子資訊與量子機器學習
如何比較兩個量子態是否相同?
從資訊的角度來思考量子物理會發現很多有趣的現象(即使我們先撇開詮釋的部分).首先我們知道量子力學世界裡,波動方程式要求資訊是守恆的、意思是所有連續平滑的物理系統演化都是可逆的Unitary operation(光是說到這就已經有霍金輻射引起的「黑洞資訊悖論」,幽微的問題非常多),如果有人能從宏觀掌握整個宇宙波函數,那未來和過去的可能性便盡收眼底.可惜這世界沒有這麼單純,麻煩的是我們實驗上總是沒有看到波函數疊加態(如電子被測量時不是自旋上就是自旋下),不論是哥本哈根詮釋的波函數「塌陷」還是多世界詮釋下的去相干,有個過程使得我們只能讀到波函數的本徵態.這意味著當我們要從波函數提取資訊時就會摧毀它(至少在局部的觀點上),當然透過類似「量子擦除實驗」的例子我們可以透過放棄提取資訊重新看到干涉條紋(疊加態的特徵).
量子計算新霸主:Honeywell
前陣子看到Honeywell 要用Yb171離子井做量子電腦時,我只是既驚訝又欣慰:驚訝的是有製造業、而非矽谷科技業來投入量子計算的競賽(後來發現他是軍工複合體,所以就沒有那麼驚訝),欣慰的是Honeywell 採用的是目前較少企業採用的離子井技術來做量子計算、而非超導體量子位元。說實話,我當時完全不認為他們能夠做到多好,因為除了一篇新聞稿外沒有更多的資訊,沒有論文發表、春天DAMOP海報也沒有過人數字或實驗細節,想說他們實驗應該還在起步,即使能做到匹敵學界一流、也難以和Yb離子祖師爺Christopher Monroe的新創公司IonQ競爭。 Continue reading…
不確定性原理觀察與QCAMP~6/30
本月實驗進展和生活故事基本上都集中在下半個月,因為六月第一週兩個博後都不在新加坡(super postdoc Gleb這次有順利拿到美國簽證去開會可喜可賀);第二週則是兩個博後對功率已經增加的laser調整lens、讓laser更加聚焦;第三週有一定的心力放在CQT高中生營隊QCAMP上,不過實驗逐漸恢復正常;而終於在本週看到意料之外的high fidelity 🙂 實驗室總是充滿各種問題和謎團待解決、這就是在擴展人類知識邊界的氛圍吧.不過生活中認識新朋友、巧遇舊朋友就是純然的快樂,尤其是能夠認真對談share idea的人總是相見恨晚啊!
Continue reading…
短評中國頒發墨子量子科學獎2018/2019
實驗原理介紹與生活記事~4/28
不知不覺又到月底了,自然又是寫網誌的時間(至少要維持不到一個月更新生活記事),一個月中最特別的是闔家搭星夢郵輪和住BaySand(感謝老爸make this happen again and again),別的不說至少照片拍起來漂亮,所以就在封面頁和大家分享這Garden by the bay 的美麗夜景
Continue reading…
通過資格考、IPS年會與生活記事~3/30
在本篇文章記錄了自己在3月的幾件大事:在曲折中通過資格考、參加新加坡物理年會(IPS)、並且概述實驗室近況,最後則是繼上幾筆生活有趣的地方:)
Continue reading…
量子演算法概述與無窮維度的量子機器學習
為了紀念自己通過博士資格考、並推廣科普幫助外界理解這個有趣的領域,於本篇文章我會分享自己對於量子演算法的理解、 然後著重於為何要用無窮維度系統做量子機器學習,我會盡可能用文字說明與類比、並且附上連結給大家參考.即使修過兩次研究所等級的量子資訊(用的是聖經本Nielsen and Chuang)和一次博士班進階量子演算法(Andrew Childs筆記),在動筆時我仍舊會停下來思考記憶是否準確、還跑去翻書和看筆記,所以這主題很難理解很正常、獲得些感覺就行了;另外,因為自己是物理出身、所以對於演算法的嚴謹性和複雜度分析只能說是略懂,請資訊科學界和數學出身的朋友體諒了:)
Continue reading…